中国方面的说话很明白,24小时内,泰国和柬埔寨会同时动手。局势渐渐出现了转机,可就在这个时候,特朗普却搞起了新花样,要在中国周边布下大陷阱。
日前,中方就泰国和柬埔寨的交火事件作出了回应。中方强调,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好邻居,彼此关系紧密,更像是难以割舍的邻里关系。大家应当妥善处理分歧,争取早日停火,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。中方会与泰国和柬埔寨保持密切联系,站在公平中立的立场上推动停火事宜。同时,中方还特别指出,欢迎任何有助于缓和局势的努力。
中方这番表态,重中之重就是强调了自己的中立立场,作为区域内的重要大国,中方绝对不会偏袒任何一方,也不会帮着火上加油。可以说,这番话像个“定心丸”一样,让局势多了一份稳定。在中方发出声明后的24小时内,泰国和柬埔寨就在马来西亚开始了停火的谈判,目前看来,双方都表现出积极停火的意思,领导人也会就具体方案进行商讨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特朗普的一番动作反倒对局势产生了不太好的影响。前几天,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帖,说已经和泰国、柬埔寨的领导人打过电话,要求他们赶紧停战。他还特别强调,目前美国正和这两个国家谈贸易事宜,想把那复杂的局势变得简单点,所以向他们施加压力。如果不停止冲突,就别想达成贸易协议。
除了这些,特朗普还提起了印巴冲突,声称双方的对抗很快就告一段落了。很明显,他再一次把国际社会协调努力的成果归功于美国,自己还挺得意,觉得在泰柬冲突上可以用“模板”来应对。不过,现在美方的作为无疑是在火上浇油。看看俄乌冲突,特朗普应该吸取教训,光靠施压对峙双方,不可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。
在俄乌问题上,特朗普没当真两国的真正矛盾,把战场当成了他个人表演的舞台。刚一说要“24小时内”搞定战争,随即行动就变得粗暴,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没变成熟稳重。自从上任以来,他不断向俄乌双方施加压力,试图通过制造不确定性让他们让步,可结果仍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。特朗普的零和思维模式在牵扯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俄乌冲突中,影响力可说是不咋地。
从特朗普的眼睛里看,他总是想塑造成一个“有力领导者”的模样,用这个形象来攻击前任拜登政府的“软弱”。实际上,他把一些国际重大危机当成了“借口”,把残酷的战争变成了自己的政治筹码,这种“表演式外交”,不但解决不了啥实际问题,反而可能让双方的矛盾变得更激烈。
特朗普之所以抢着要参与泰柬冲突,另有一层深意,那就是想增强在中国周边区域的影响力。美国打算不断扩大话语权,在中国邻近地区“埋伏一些炸弹”,借助这些复杂的地区局势,牵制中国的步伐。可是,中方早已明确表态,一直坚持中立立场,而且会继续履行作为大国的责任。对于美方的那些小算盘,中方一清二楚,自然不会让它如愿以偿。
万隆优配-平台配资-证券配资公司-实盘股票交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